你平时回家都做什么
你平时回家都做什么
第五章 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 四年级重新分班时,班主任将个子稍稍超过林知夏的贺少钦安排到了她的后座。 那时的林知夏,内心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风暴。父母的离异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冲刷着她年幼的世界。mama为了保护她,常常用温柔的比喻来解释这个现实:“爸爸mama就像贝壳的两半,因为不合适,所以再也合不上了。” 林知夏从小爱读书,她明白mama的良苦用心,也懂“离婚”的真正含义。所以她表现得格外乖巧,跟着mama搬出了生活了十多年的家。每天都是自己走路回家,到了家也是自己主动写作业,从不让mama担心。 然而,年幼的她无法完全消化这一切,那些无处安放的失落和不安,让她在友谊里变得格外别扭。她变得霸道,想要新交的朋友只和自己玩,不允许任何其他小朋友分走好朋友的注意力。她像一只敏感的小刺猬,一旦有人不经意地碰一下她,她就会竖起一身的刺来保护自己。 这样的林知夏,在班里并不受欢迎。只有坐在她身后的贺少钦,是那个例外。 他喜欢观察她。他喜欢看她因为好朋友和别人去跳格子而独自生闷气,却会在看到朋友被欺负时,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把对方撞进厕所。他喜欢看她被人嘲笑时,直接揪住对方衣领回骂对方“猪头”,然后在对方扯掉她衣服扣子后,捡起扣子,哭着拉上他这个“目击证人”去找班主任告状。 他喜欢和林知夏一起走回家的那段路。她每天都能给他带来新的惊喜:今天在小卖部买一包编手链的材料;明天在刚出炉的面包摊前买一个香甜的面包,给他分一小块尝尝味道;后天又会在报刊亭买一本明星杂志,告诉他飞轮海和SHE新合作的电视剧有多好看。 他不知道为什么林知夏总有花不完的零花钱,不像他的mama,严格管控他的每一笔支出,每一分钱都要问清楚去向。 每天和林知夏走回家的二十分钟,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回到家,等待他的就是mama精心安排的时间表:先练一小时钢琴,然后吃营养均衡的晚饭,饭后是作业时间。做完作业,就要上床睡觉。 他曾好奇地问过林知夏:“你平时回家后都干什么呀?” 林知夏想了想,答道:“我一般回家先做作业,做完就差不多要吃饭了。吃完饭我一个人去家附近的新华书店,看到八点回家,八点半睡觉。” 林知夏爱看书在班里是出了名的。她不是不爱说话,只是小朋友们都不愿意和她玩。没有人和她玩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看书。从青少年版的世界名著到各种地摊文学,没有她不爱看的。 每周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班主任喜欢随机拿一本书给大家讲故事。可那天,班主任王老师看到林知夏不仅没有认真听,还拉着同桌玩起了无声的翻花绳,气不打一处来:“林知夏,你为什么不好好听我讲故事?” 天真的林知夏抬起头,理直气壮地回答:“老师,你讲的这个故事是出自上上期的《故事会》,我早就看过了。” 老师有些无奈,又问:“那你也不能打扰同桌听啊?” “老师,你这个故事选得特别好。我当时也特别喜欢,”林知夏笑眯眯地说,“我就给同桌讲了一遍,他也特别喜欢。” 老师被她这番话堵得无言以对,只能放任林知夏和同桌继续玩静音版的翻花绳。 坐在后排的贺少钦,看着林知夏和同桌之间的小默契,心里忍不住嘀咕:“为什么不给我讲?为什么不和我玩翻花绳?” 年幼的他,羡慕极了林知夏的张扬和自由。她的生活里没有练习钢琴的痛苦,只有沉浸在书海里的快乐。在他循规蹈矩的生活里,林知夏就像一束不羁的光,照亮了他平凡的日常。 林知夏父母离婚这件事,早就在四年级的班级里传开了。 这座小城市就是这样,一点风吹草动都瞒不住人。起初是林知夏连续几天没有爸爸接送,然后是有眼尖的家长发现她mama眼睛总是红肿着,再后来就是各种版本的传言在孩子们中间流传——有人说是因为林知夏爸爸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有人说是因为林知夏爸爸被人骗了很多钱,还有人煞有介事地说看到林知夏mama带着林知夏搬出了老房子。 孩子们的议论很快传到了家长耳中。在这个人情社会里,一个女人独自抚养孩子意味着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清楚。 林知夏的班主任王老师虽然同情这个年纪轻轻就遭遇家庭变故的孩子,但最近林知夏的表现确实让她头疼——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上课时影响同桌,有时甚至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作为一个有二十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她深知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家长会在期中考完后的一个周五下午召开,四年级五班的教室里坐满了穿着得体,谈吐优雅的家长,看起来就是那种"标准的中产家庭"。林知夏所在的J小是J市最好的小学之一,一般靠购置小学附近的学区房才能入读。 林知夏爸妈并没有足够的钱买J市的学区房,而她之所以能够顺利入读J小,且能在这个师资配置比较好的四年级五班读书,都是靠着林知夏爸爸朋友在J小工作的关系。 独自坐在角落的林知夏mama,穿着简单的针织衫,眼神有些躲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