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经典小说 - 浮玉录在线阅读 - 007笕桥鹰翼

007笕桥鹰翼

    

007笕桥鹰翼



    燕京大学贝公楼前的广场,今日一反常态地喧嚣。巨大的横幅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航空救国,振翅中华”。临时搭建的展棚沿广场边缘排开,帆布在风中鼓动,发出沉闷的声响。广场前几架蒙着帆布的飞机模型骨架突兀地矗立在寒风中,骨架旁支着简陋的木架,挂着大幅的航空知识挂图——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草图、双翼机的气动原理、甚至还有一张模糊的笕桥中央航校学员列队照片。穿长衫的学生会干事们冻得鼻尖通红,正卖力地向稀稀拉拉的参观者讲解,声音被风吹得七零八落。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金属和油漆混合的、属于工业时代的独特气息,混杂着爆米花和烤红薯的市井甜香,形成一种奇异的、充满活力的喧嚣。

    吴灼和林婉清挤在熙攘的人流中。林婉清裹着火狐皮斗篷,小脸冻得微红,却难掩兴奋,指着远处一架蒙着帆布的庞然大物:“令仪!快看!那肯定是真家伙!比上次的模型大多了!”

    吴灼的目光却越过人群,落在广场中央那片被绳索围起的开阔空地上。那里停着一架银灰色的双翼飞机——正是她在图纸和模型上无数次见过的霍克三!此刻,它不再是冰冷的线条或骨架,而是真实的、带着金属光泽和机油气息的战争机器!阳光洒在铝制的蒙皮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机翼下方那两挺黑洞洞的机枪口,无声地诉说着它的使命,几个穿着深蓝色工装的技术人员正围着它忙碌,检查起落架,擦拭着螺旋桨叶。

    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琥珀色的眸子紧紧盯着那架飞机,仿佛要将它的每一个细节刻入脑海。这就是翱翔天空的证明!这就是挣脱引力的翅膀!

    “哇!真帅!”林婉清也看到了,忍不住赞叹,“比画报上威风多了!你说它真能飞那么快吗?”

    “能。”吴灼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霍克三,最大时速三百六十公里。”她下意识地复述着从书本上得来的数据,目光却被那流畅的机身线条和宽大的机翼吸引着。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而富有节奏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如同闷雷滚过天际!人群瞬间sao动起来,纷纷仰头望向天空。

    “飞机!飞机来了!”人群中有人兴奋地大喊着。

    只见一个银灰色的光点,如同离弦之箭,刺破北平铅灰色的冬日天幕,由远及近,迅速放大!正是另一架霍克三!它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机翼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引擎的咆哮声震耳欲聋,带着一种撕裂空气的磅礴气势!

    “啊!它要干什么?”林婉清吓得捂住耳朵,往吴灼身边缩了缩。

    吴灼却仰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架俯冲而下的战机!它没有减速!反而在接近广场上空时,猛地压低了机头,以一个近乎垂直的姿态,带着雷霆万钧之势,朝着人群俯冲下来!

    “啊——!”人群中爆发出惊恐的尖叫!有人下意识地蹲下,有人已经吓得跑开了!

    就在那银灰色的死神仿佛即将撞上人群的瞬间!飞行员猛地一拉cao纵杆!霍克三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啸,机头瞬间抬起!庞大的机身几乎贴着人们的头皮呼啸而过!强劲的气流卷起地上的尘土和落叶,刮得人脸颊生疼!紧接着,战机一个利落的横滚,机翼几乎垂直于地面,在空中划出一个完美的半圆,随即改平,轻盈地绕场一周,机翼微微摇摆,仿佛在向惊魂未定的人群致意。

    “天啊!吓死我了!”林婉清紧紧攥着吴灼的手,脸色发白,“这飞行员……胆子也太大了!”

    吴灼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琥珀色的眸子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是殷麦曼翻转!他在展示战机的机动性!”她目不转睛的看着那架在空中灵巧盘旋的霍克三,眼中充满了赞叹,“真厉害……”

    霍克三在空中盘旋了两圈,引擎的轰鸣声渐渐柔和下来。它调整好姿态,对准了广场中央那片被绳索围起的空地,开始平稳地下降,起落架的轮子轻轻触地,在硬化的地面上擦出两道淡淡的烟尘,随即稳稳停住。引擎的轰鸣声渐渐平息,螺旋桨叶缓缓停止转动。

    驾驶舱的舱盖被从里面推开。一个穿着棕黄色飞行夹克、戴着皮质飞行帽和风镜的身影,利落地跨出座舱,站在了机翼上。他身形挺拔,动作矫健,带着一种飞行员特有的干练和自信。

    人群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快看!飞行员下来了!”林婉清兴奋地拉着吴灼往前挤。

    吴灼的目光也紧紧追随着那个身影。他摘下飞行帽和风镜,露出一张年轻清秀的脸庞,风尘仆仆,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完成特技飞行后的畅快笑意。冬日的阳光落在他汗湿的额发上,闪着细碎的光。

    他站在机翼上,目光扫过欢呼的人群,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意气风发。当他的视线无意间掠过人群前方时,恰好与吴灼那双充满惊叹和好奇的琥珀色眸子撞了个正着!

    时间仿佛在那一瞬间凝固。

    吴灼清晰地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讶异,随即那丝讶异迅速被一种温和的笑意取代。他对着她的方向,微微颔首,动作自然而流畅,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礼貌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

    “他在看你哦!”林婉清激动地掐了一下吴灼的手臂,压低声音,带着促狭的笑意,“他是不是认识我们吴大小姐?还是被我们令仪的美貌惊到了?”

    吴灼的脸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像染上了天边的霞光。她慌忙低下头,避开那道温和却带着探究的目光,心脏在胸腔里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刚才在空中叱咤风云的飞行员,此刻就站在离她不远的地方,还……还对她点头了?她只觉得一股热气直冲头顶,连耳根都烧了起来。

    “别胡说!”她低声嗔怪,声音带着一丝羞恼,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围巾的流苏。

    飞行员已经利落地跳下机翼,在地勤人员的簇拥下,开始向围观的师生和市民讲解霍克三的性能和刚才飞行动作的要领。他的声音清朗有力,带着飞行学员特有的自信,讲解深入浅出,引得众人频频点头。

    “各位请看,”他走到机翼旁,轻轻拍了拍宽大的翼面,“霍克三采用双翼设计,虽然牺牲了一些速度,但获得了极高的升力系数和优异的低速cao控性,特别适合缠斗……”他一边讲解,一边自然地引导着人群的视线。

    吴灼和林婉清也随着人群慢慢靠近。吴灼的目光,不由自主地从那冰冷的金属机身,移到了宋华卓身上。他专业的讲解带着非凡的魅力,偶尔比划着飞行动作时,手臂挥动间,是掩饰不住的活力。他身上似乎还带着高空的气息和机舱里淡淡的机油味,混合成一种奇特的、令人心跳加速的感觉。

    讲解告一段落,人群开始自由参观。宋华卓身边围着几个好奇的学生问东问西。他耐心地解答着,目光却似乎不经意地再次扫过吴灼这边。

    林婉清眼珠一转,拉着吴灼的手腕,就往前挤:“走!我们也去问问!”

    “哎!婉清!”吴灼猝不及防,被她拉着踉跄几步,直接挤到了飞行员面前。

    “这位……飞行员同学!”林婉清大大方方地开口,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刚才那个俯冲翻转太帅了!能把人吓死!不过……真的好厉害!你飞了多久了?”

    宋华卓看着眼前这两个突然出现的女学生,尤其是那个低着头、脸颊绯红、不敢看他的女孩。他认出来了,他看过她的小相,是他母亲给的,本人比照片更活泼靓丽。他微微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谢谢夸奖。我是笕桥航校第三期学员,宋华卓。飞霍克三……快一年了。”

    “哇!才学了一年就能飞得这么好了!”林婉清惊叹道,随即用手肘轻轻碰了碰身边的吴灼,“你不是对飞机特别感兴趣吗?有什么问题快问呀!”

    吴灼被林婉清推到了前面,避无可避,只得抬起头,窘迫中带着一丝慌乱。距离如此之近,她甚至能看清他额角细密的汗珠和飞行夹克领口处蹭上的一点油污。一股混合着阳光和机油的气息扑面而来,让她心跳得更快了。

    “我……”她张了张嘴,喉咙有些发干,声音起初细若蚊蚋,但当她触及那冰冷的机身,想到刚才那惊心动魄的翻转,一种源自对飞行原理本身的好奇和关切压过了羞涩,声音渐渐清晰起来:“……我想问……刚才那个殷麦曼翻转……在那么低的高度……真的……不会有危险吗?”她精准地叫出了那个战术动作的名称,琥珀色的眸子紧紧盯着宋华卓,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我看资料说,这个动作要求起始高度至少一千米以上,才能保证足够的改出空间……刚才……好像远低于这个高度?”

    男孩脸上的温和笑意瞬间旋即被一抹明显的惊讶所取代。他微微挑眉,目光在吴灼脸上停留了片刻,那双清澈的琥珀色眼眸里,此刻闪烁的不仅是紧张和羞涩,更有一份清晰的认知和专业的质疑!这绝非一个仅仅对飞机外形感兴趣的普通女学生会问出的问题!她不仅知道“殷麦曼翻转”这个专业术语,还清楚其安全高度阈值!

    他眼中的笑意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认真审视和由衷的刮目相看。他收敛了刚才应对普通观众时的轻松姿态,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也变得更加沉稳而专业,带着一种面对真正懂行之人的尊重:

    “问得好!”他肯定地点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你观察得很仔细,也做了功课。殷麦曼翻转,确实对高度有严格要求。标准战术手册上,安全高度通常在一千米以上,以确保有足够的能量和空间完成翻转并改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好奇的人群,又落回吴灼专注的脸上,解释道:“刚才的演示,高度确实压得很低。但这并非鲁莽。”他指向霍克三宽大的机翼,“霍克三的双翼设计赋予了它极佳的低速cao控性和高升力系数,这让我们在低空域拥有更大的cao作裕度。当然,风险依然存在,关键在于精确计算和绝对掌控。”

    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飞行员的自信:“需要精确计算俯冲速度、拉起时机、过载承受极限。更重要的是,飞行员必须对飞机的性能边界了如指掌,对每一个cao纵杆的输入和飞机的响应形成肌rou记忆。”他做了个拉杆的动作,“改出的时机和力度,差之毫厘,就可能失之千里。刚才那个高度,容错率非常低,靠的就是平时千百次的严苛训练,把动作刻进骨子里,才能在瞬间做出反应。所以,你问得对,危险确实存在。但飞行本身,就是在可控风险中追求极限。这需要技术,需要胆识,更需要……像你这样对原理的真正理解。”最后这句话,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

    吴灼听着他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解释,心中的紧张感早已被一种被认同的兴奋和对知识的渴求所取代。她没想到自己的提问能得到如此认真且专业的回应,更没想到他会如此坦率地承认风险并解释应对之道。   “我明白了……谢谢你的解释。精确计算和绝对掌控……这比书本上的数据更……真实。”

    他看着她亮晶晶的眼和那认真的神态,嘴角勾起一抹意。这个女孩,不仅美丽,更有着一颗聪慧且敢于探究的心。他正想再深入交流几句,旁边又有学生挤过来提问。他只能对吴灼和林婉清歉意地点点头:“抱歉,失陪一下。”

    “没关系!你先忙!”林婉清连忙摆手,拉着吴灼兴奋的朝她耳语:“出现啦!天之骄子!”

    就在这时,广场入口处传来一阵低沉的汽车引擎声和整齐的皮靴踏步声。人群被分开,一行穿着藏青色呢子军装、披着黑色毛呢大氅的军官,在人群的注目下,如同冰冷的刀锋,切开了广场的热闹。为首那人,肩章将星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闪着冷硬的光泽,正是吴道时。他面色冷峻,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副官陈旻紧随其后,数十名精干的手下如同沉默的影子,散在周围,目光警惕地扫视着人群。他们的出现,瞬间让广场上叽叽喳喳的讨论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燕京大学这边显然提前得到了通知。一位穿着深灰色长衫、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教授带着两名年轻助教快步迎了上来。教授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吴处长大驾光临,燕京大学蓬荜生辉!鄙人物理系教授赵启明,忝为此次展览负责人。处长公务繁忙,还亲临指导航空救国事业,实乃学界之幸!”他微微躬身,侧身引路,“请处长移步,由鄙人及学生为您详细讲解展览内容。”

    吴道时面无表情地点头,算是回应。在赵教授和助教的簇拥下,一行人开始沿着展线缓缓移动。军官们步伐沉稳,军靴踏在硬化的地面上,发出规律而沉重的“咔、咔”声,每一步都带着无形的威压。

    赵教授显然是做足了功课,讲解起来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他先是指着那架双翼机骨架模型:“吴处长请看,这是仿照美国寇蒂斯霍克三型战斗机骨架制作的模型。霍克三,正是我笕桥中央航校目前的主力教练机及作战机型之一。”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吴道时身后那些军官,补充道,“其最大时速可达三百六十公里,装备有7.62毫米机枪两挺,机动性优良,在空战中屡立战功。”

    吴道时身后的军官们发出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带着军人的专业审视。吴道时本人却只是目光冷淡地扫过那副骨架,没有任何表示。

    就在这时,站在外围的那个飞行员,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上前一步,声音清朗而带着一丝学员特有的、对专业细节的执着:“先生您好,请恕学生冒昧补充一点。”他对着赵教授微微颔首以示尊重,随即目光转向吴道时一行人,语气沉稳而专业,“霍克三的最大时速360公里,是在理想高度4500米下测得。实际作战中,尤其在低空缠斗时,受空气密度和发动机功率限制,其速度会大打折扣。另外,”他走到模型骨架旁,指着机翼与机身的连接处,“霍克三的机动性优势主要体现在水平盘旋,这得益于其双翼设计带来的高升力系数。但其滚转速率相对较慢,在遭遇敌机高速俯冲攻击时,尤其是面对日寇新型的九六式舰战,其单翼设计和更轻的机体带来的敏捷性,往往能抢占先机。我们在笕桥训练时,教官反复强调,驾驶霍克三,必须扬长避短。要利用其盘旋优势,避免与九六式进行垂直面上的高速追逐。”他的话语间充满了对飞机性能的深刻理解和实战化思考,显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无数次升空训练甚至模拟对抗中得来的真知灼见。

    赵教授眼睛一亮,连连点头:“这位同学补充得极是!理论数据与实际cao作、战场环境相结合,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装备性能。这正是我们展览希望传达的务实精神!”他对对方的专业素养显然十分赞赏。

    在场的所有人此刻都不免认真打量起面前这个年轻的飞行员。

    林婉清悄悄和吴灼耳语:“他现在的样子和看星星的你很像!”

    吴灼却看向她哥:吴道时目光也落在了飞行员的身上,眼神依旧波澜不惊,但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仿佛带着评估和考量。

    赵教授继续向前,来到那幅巨大的世界空战地图前。他拿起一根细长的讲解棒,指向西班牙上空:“处长请看,这是欧洲战场的最新态势。德国秃鹰军团装备的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性能远超各国现役机型,其俯冲攻击战术极具威胁。”讲解棒又移到中国战区,“再看我国战场,日寇凭借其九六式舰载战斗机的灵活性和数量优势,对我领空构成巨大压力。而我方,目前主要依靠霍克三、波音281等机型与之周旋,性能上……存在差距。”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沉重和忧虑。

    “差距?”吴道时身后一个身材魁梧、脸上带着刀疤的军官忍不住哼了一声,“赵教授,照你这么说,咱们的飞机都是纸糊的?”

    赵教授推了推眼镜:“长官此言差矣。差距是客观存在,但并非不可逾越。我空军健儿凭借高超技艺和视死如归之精神,屡创佳绩!如高志航大队长就曾率队以弱胜强,击落日机!此乃精神与技术结合之典范!”他的声音带着学者的严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精神?”军官队伍里不知哪位嗤笑一声,“精神能挡子弹?能抗炸弹?”

    “精神不能挡子弹,但能铸就军魂!”一个清朗而坚定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少年人的锐气。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飞行员不知何时已走近了几步,他挺直脊背,目光灼灼地看着那个军官:“长官!我们在笕桥,飞的就是霍克三!我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它的极限!但我们更清楚,我们为什么而飞!为脚下这片土地,为身后四万万同胞!每一次升空,我们抱着必死之心!技术可以追赶,飞机可以更新,但这份守护家国、宁死不退的军魂,才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掷地有声。他身边两个航校同学也纷纷挺直胸膛,眼神坚定。可那飞行员却并未停下,他走到那幅巨大的世界空战地图前,指着中国战区:“赵教授方才提到性能差距,这是事实。九六式舰战不仅在灵活性上优于霍克三,其爬升率也更快,这意味着它们能更快地抢占高度优势。我们在训练中,常常需要模拟以低打高、以慢打快的极端不利局面。”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直面现实的坦然和坚毅,“但这差距并非不可逾越。正如教授所言,精神与技术结合!我们苦练编队配合、精准射击、极限机动,就是为了在性能劣势下,用战术和意志去弥补!”

    吴道时身后的军官们发出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赵教授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吴道时嘴角勾起一抹极其细微的弧度,缓缓开口:“军魂?说得好。”他目光转向赵教授,仿佛刚才那段插曲从未发生,“赵先生,继续。”

    赵教授定了定神,连忙指向下一块展板:“是,是。处长请看,这是关于飞机升力原理的图解。伯努利定律指出,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他开始讲解起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吴道时看似在听,目光却飘向人群后的吴灼。他看到吴灼的视线,正紧紧追随着那个慷慨陈词的飞行员,闪烁着一种由衷的钦佩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光芒。那光芒,像针一样刺进他的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