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阅读 - 经典小说 - 旦那(父女/完结增订版)在线阅读 - 第五章 凤尾香罗

第五章 凤尾香罗

/br>
    他望向窗,窗帘早已被自己拉得严实。她用手肘推了推他的肩,他误以为是猫跑上来,不假思索地跳起身。

    她就如自己所说的那样随遇而安,哪怕在如此简陋的房间,也能像在家中一般,彻底卸下心防,与初见时的胆怯模样判若两人。她对少年的孩子气异常包容,打着哈欠坐正,取出尼龙袋套着的旧拖鞋,微倾身子穿在脚上,又将半潮的长发解散。

    他假装在回答之前的话,“我没有替换的衣服。”

    “离家出走,一点准备都不做。”

    “不是离家出走。”

    她精疲力竭地在沙发上卧倒,一条手臂长长地伸出边缘,弱弱询问:“你不愿意?”

    “什么?”

    这声反问教她结舌许久。气息因隐忍不断拉长,将断不止。她将发绳绕在手中,指尖像穿皮筋那样勾来勾去,酝酿许多,终于只道一句:“我要睡了。”

    “我走了。再见。”他想要挥手道别,又自知尴尬地收回,神志恍惚向门口去。

    脚踩在厚地毯上没有一点声响,裤边却被猛然拽住。

    “你是真迟钝,还是装的?”她像还在外面时那样紧张起来,整个人缩成一团。语声像拨急的琴弦,颤抖着,尖细而轻。

    “我不知道……”

    她手里攥着收音机,急躁地将天线掰来掰去。音波忽重忽轻,长短不一的噪声旋转,变成刺耳的喧扰,又在弦断的瞬间水银泻地。

    洪流决堤。

    泫然欲泣的眼里写满绝望,如果他连最后这一点都要否定。伶俜的唇情不自禁寻向它的伴。所有隐忍的脾气都用于扯下他胸前的纽扣。她的前襟被撕下一片,人又踉跄着跌回沙发。他怔然望着自己手中的碎布,红着脸呼吸急促,说不出一句话。

    他抬起眼,仰见灯泡下缘的暗沉。怪诞的形状像一片不幸的云,在散作时雨以前,就被永远地困在琥珀里。真的不幸吗?另一种殒身的方式,或许正是她所情愿的。

    她也会后悔吗?

    人间的事,哪有全然的分明?

    灯上细绳微微地颤,满室的光似水纹摇晃。窗帘摆动,曼妙的姿影随波追流,在一道道褶皱间烟视徐行,潮湿地泛着雾气,似才化人形的美艳海妖。他被放倒在床,棉花糖似的娇躯轻坠下。rou体的边际融化、变软,装进同一只模具。他从幽夜中望见追寻已久的焰火,一种孤独,一种没法被残忍现实磨损的执拗。

    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仅仅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间。

    唇齿默不作声。唯手指在他的掌中、身上,点画着独属于她的语言。从来只有人道他聪明,今夜,他却第一回被说呆气。她亲吻他的时候,总以为在吻一个女孩子。饮食男女,人皆如此。他大可以更坦率一点。然后,她将他所有的抵赖,含进自己嘴里。

    毫无经验的他全然被引导着,迷迷糊糊的,又无比顺利。性器自然而然地契合,本能地寻找一场欢愉,一种群莺乱飞、阳光灿烂的日子。她对他的兴趣更深了,像是好奇异世界的人。你连小黄书都不看吗?平日起反应怎么办?不打飞机?忍着,不难受吗?——他还没有不谙世事到这种地步,适时地撸一两次才不会梦遗,他是出于洁癖才这么做。你在撸的时候想的是女朋友?没有女朋友。失恋了?从没有过。像你这么好看,竟然没有女朋友。谁知道呢。那你以后会记起我吗?

    他别扭地移开头。

    两个外地口音的人在门外谈论滞销的茶叶,将所有的呢喃私语淹没。她反似恶作剧般叫得尤其大声。他羞得无地自容,小声提醒:你轻一点。她我行我素,痴笑不语,用糯米糕堵他的嘴。

    她身上的反差令他陷入迷惑。

    天生左撇子的小孩被家长强行矫正着右手写字、握筷,过一段时间,便与别的小孩无异。一旦去做别的事,还是不由自主地用回左手。习惯不一。

    两重截然不同的性格,也该是规训的矫正所致。

    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她?大人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孩子?

    他处在她的云雾缭绕里,忽然发现这世间所有的镜子都是一场骗局。他本无自己的面容,是镜子塞给他一场美梦。

    春夜难得的雷雨大作。他抽了平生第一支烟,像隐秘的仪式,魔鬼会接受浮士德的感召,成全他将灵魂待价而沽的虚荣。

    潮湿的空气却教白烟撑不开形状,他费劲吞吐好几回,才缱绻地萦绕着,幻化出梦中少女的模样。他的小女孩。朦胧、迷幻,捉迷藏似的扑不住,像幽怨的太息停在发梢,一唱三叹。她在向死的欲念里诞生,带着与生俱来的危险,半遮半掩的迷乱和魅惑。她说不许他看向旁人。她说要重新开始。她会继承所有他曾被折断的叛逆和顽劣。她勾引他。

    要么陪她,要么去死。

    玫瑰的腐烂始于心房,花瓣的凋零却起自外层。他梦想绽放的那夜,受那穿心之苦,死无葬身之地。

    钟杳。

    他唤她。她茫茫然望向四周,没发现他在身后。

    然而,他仿佛一直装作不知,真实存在的少女是rou长成的,柔软得像是一碰就碎。她在做那事的时候,也会娇喘微微地啜泣,红着脸,泛光的眼神里满是倔强与不屈。严苛的家教让她坚信放荡与己无关,纵是喊得嗓子干了,她也没法衷心接受rou体的愉悦,道德的泯灭,他的堕落。只有偶尔,她像是再也受不住,勉然咬合沾着涎液的唇,口齿不清地催促:快点,你快点。她不想扫他的兴。笨拙的配合诉说着烂人承受不起的爱意。爱是不幸,无心之人才洒脱。

    原来世间最剜心的惩罚是辜负。

    嘭——

    客厅传来物件从高处坠下的声响,惊扰清梦。

    什么东西跑进家了?

    杳猛地从床上坐起,心有余悸地呆愣着,似灵魂出窍成了空壳。

    窗外雨声淙淙。他也不知所措许久,才抱她重新躺下、放松肢体,疲倦道着安慰的话,时间还早,还可以再睡。等她终于合了眼,自己裹紧被子的边缘,他披衣起身,来到客厅。她顿时来了精神,似小影子般紧随其后。

    掉在地上的东西是一座的白瓷观音像。在她很小的时候,这座佛像就已摆在他的房间里。可幸只是掉在地上,没有摔碎。他捡起来细看,手指猝不及防被碎瓷的利口割开。

    瓷像的莲花底座上碎开一道裂纹,两半高低不平,再也没法平放。立在莲中的观音只好像跛了足那样倾着身子。他用纸巾盖住伤指,在桌上摆了一会。她又不信邪地接过来摆弄。

    “你小心。”

    “摔碎了啊。”最后她也是一样的结论。

    “还可以修好。”他道。

    “我不知道你信佛。”

    他摇头,“说不上信吧。常人求神拜佛,大抵都是有所乞求。这尊像是mama给我的,在你还很小的时候。她说我的心不宁静,神明的注视或许能让我好过一点。现在祂也离我而去了。”

    祂?她不知道,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神明是怎样形态的存在。是母亲的牵挂与祝愿,更加形而上的玄妙,还是皓首穷经也无法触到的彼岸,水天交际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线?

    答案消失了。

    他痛苦而镇定地望向她,暗暗咽下所有的耻与愧疚。无论她再问任何当年的事,他只是不说。

    会修好?

    会修好的吧。

    “明天,我应该跟你去扫墓吗?”她问。

    他答:“不想去就在家休息吧。我不得不去。”

    “我是说……应该去吗?”她长叹一口气,终究没法将想说的话直说出口。

    她还是这个家的人吗?

    他皱着眉打量她,又露出安慰的假笑,挠了挠她的后脑勺,“你多心了。我们……”

    话语戛然而止。

    他想说,还是和从前一样?这是最好的办法,由他来说却太薄情。说不出口?

    她好像都明白了,也觉弯弯绕绕的,归结起来,终究是说不出口。

    五    逃票

    她原说清晨时分就醒,好早些动身去火车站。许是昨夜太过疲倦,两个人不约而同睡到日上三竿。要不是被街道上的游行人群吵醒,还会继续睡下去。

    “游行的人杂碎了广场上的伟人像,说,从今往后是新的时代,国家的未来属于无数的年轻人,而不是偶像。他们要求改革,要求政治体制的自由化,废除审查、监听,建立言论自由。还有……怎么一下就记不得了,大概是‘劫富济贫’之类的话。”她向他带回外面的信息,手里握着厚厚一沓的报纸与传单,神采奕奕,就像女侠满载而归提着猎物。

    但他对政治的话题意外冷感,眯着眼继续装睡,一会又自顾自说起胡话,明亡于东林党、明亡于嘉靖云云。她不懂那些历史,缠着他要解释。他纠缠不过,被赶着起床。

    “等会你也去上街看看吧。只要置身其中,就会被那种气氛感染。”

    “什么气氛?”他不屑回问,已然做好否定的打算。

    她分外认真地思索起来,“好难形容……这些事本就不是与我们无关,你走出去就能感觉到了。我也好想去参与。人的力量,就是聚少成多才壮大。”

    这话让他倍感不爽。仿佛在她眼中,他态度冷淡是出于孩子气的骄纵,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却是真理——这等毫无逻辑的空洞口号,早就被他批驳过无数次,现在竟然又要被迫反刍。他气得不想说一句话,只幽幽盯着她。她也较真地盯他。两个人针锋相对盯了许久,他又觉忍不住不说话,于是道:“人群不利于思考。”

    “反正你也只是想做不出来的数学题。人间可比做题复杂多了。”

    他戴上眼镜,洗漱过后,正打算不告而别,在走廊上又遇见老板娘。老板娘像和昨晚换了个人,分外热情地打招呼,问他妻子的风湿是不是好些了。她昨晚给了个生姜外敷的偏方,试过的人都说管用。

    他记得生姜的气味,“这……确实好多了。谢谢你。”

    老板娘微微颔首,投来欣慰的眼神。他也只好僵硬地回以一笑,就像拍集体照时,摄影师教人齐声喊茄子。玻璃上映出他的倒影,本就不好的面色因这假笑更臭了。

    她没看出他满面怨气吗?还是正因看出了,才故意说这番话,要他心软?

    原来他与那位女士在旁人看来是夫妻?被旁人如此误会,无从解释,他忽然又感到与她亲近,仍旧转回房里来,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路上,他原还想着把话说清,她不该那样轻蔑他所重视的事物,来到她面前,又是无语凝噎。人与人本无需相互理解。

    他只问她:“还是决定走?”

    “这座城市已经没有我待的地方了。”

    她望着梳妆镜别上最后一枚发卡。

    游行让街市变成幻梦的场景。万人空巷,沸反盈天,“有志者事竟成”的激昂情绪像是倒翻的酒瓶,不断用气味昭示自己的存在。满面墙的小广告一夜之间被涂抹干净,覆盖以俏皮的讽刺或张狂的涂鸦。人群中多是年轻的面孔,有的还未脱稚气。认识另一个陌生人变得无比容易。只是一本读过的书——你读过李泽厚?你竟然也读过——就能让失落的灵魂遥远相连,为同一景愿而奋斗的他们志同道合。

    格格不入的生疏感像一只不合时宜的面具,镶在脸上,他反而感到轻松自在,与她手牵手漫步于熙攘的人潮,模样像极了恋人。她没有说话,眼神沉醉地望向四周,悄悄地依着他的肩。他眺过无数人的脑后,望见天地清远,意识到自由原是广漠的孤独,无关他物。

    他们正走过市中心那座臭名昭著的烂尾楼。空有残骸的水泥钢筋,野蛮地矗立道旁,高耸入云,无人管问,像城市病变的瘤。钤的父亲说,那座工地上曾经砸死了人。其中一个死者的jiejie是块硬骨头,不依不饶讨要说法,聚众上访,静坐示威,说她家红三代,爷爷是长征时期就跟党走的老革命,丈夫是越南战场的退伍老兵,在新中国就没碰上过这么没天理的事。情况闹得人尽皆知,工程也被迫搁置。再后来政府领导换届,新官上任,这就彻底变成收拾不了的烂摊子。开发立项时宣称的时代新地标,最后就是这副模样。

    “完全看不出眉目啊。”她似懂非懂地点头,注意力仍在人群处。

    “我以为他们的梦想也看不到眉目。”他问,“未来的世界真的会变好吗?”

    “当然在变好。是因为你不参与,才对此全无感觉。”她拽着他的手腕向人群走去。

    少年只信自己的思量,甩开手急道:“我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请你不要强迫我做不愿的事。”

    她对他的执着毫不置意,“我改主意了,想要重新留下来,至少等到演剧结果见分晓的时候。”

    “跟我走?”他想更直白地命令她,却天性不善为某事断言。能追问的时候,总会一直追问下去,言语也少了应有的力道。

    她赌气似的表白,说喜欢他,又说这是一种与他无关的心情。

    两个灵魂再度怀揣不同的信念分道扬镳。

    少年回到家里,正见客人散后的一室狼藉。无人有心收拾。父母又在为出轨的旧账吵架,细听才知,原来是旧账上又添新的一笔。长姐夹在中间劝架,里外不是人。倒插门的姐夫掺不进别家人的家务事,一个人在外面呆立着。他回来了,依次从几人身边经过。几人一齐看向他,又像没看到似的,漠然将眼移回原处。回到房间,他的猫又卷着尾巴从窗台跳下来。

    今天周末。原来今天周末。

    周一回学校,钤没想到学校也变成集会的场地,按照年轻人的想法重新装潢一遭,也是满墙的自由权利。学生们聚在cao场上罢课,自发地组织讲演,还说要效仿旧时公车上书,将他们的景愿呈递到主席面前。

    他像往常那样去自己的空教室,却被陌生人半途拦住:“所有人都在cao场上集会,你为什么不去?”

    “我需要去吗?”他素来不屑于集体活动,感到莫名其妙。

    纪检委员似的二人露出不善的神色,大声吼骂:“你还没清醒吗?!权利要自己去争取,未来是属于我们的。难道你甘愿接受腐朽的官员贪赃枉法,贤明良善之人却不得其位,正义的声音湮没无闻,光明的未来被扼杀?看清如今的世界,你若不反抗,只有被强权蹂躏成土的份。麻木不仁就是愚蠢,默不作声就是助纣为虐。”

    “对不起,我还有不得不去做的事。先告辞了。”

    “都什么时候了?有什么事比坚持内心的正确更重要?”

    此时,另一个人走上来,用钤也听得见的声音与先到的二人耳语:“他是高三(一)班的那谁,公子哥,父亲是政协委员。”

    人脸上的不善转变为仇恨,“呵,怪不得这副态度。”

    “什么公子哥,明明是蠹虫。”

    这莫名其妙的一闹,早已令他憋了一肚子气,几乎抑制不住暴揍这群愣头青的冲动。望见飘进檐下的温柔的云,他想起旧事,找回一点平素的冷静,不再理会他们,径自回头往cao场去。

    cao场上,熟悉的面孔正在等他。他看到,正是旧日的好友策动整场运动,现在也站在主席台的后方,像个大领导那样听取每一条报告,做出指令,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狂热与迷醉。同级生在这个仅有一米六的男人面前点头哈腰、唯唯诺诺,投去翘首以盼的目光。同级生在一夜之间变得地位悬殊。古往今来,所有的动乱都会让社会重新分层,今日也不例外。

    钤走到他面前,对峙道:“我家里的事,除了你,没跟别人讲过。”

    “我不太明白你在说什么。”他皮笑rou不笑道,嘴脸像在官场侵yin已久的老油条。

    也许对世间有些人来说,见风转舵地投机、装腔作势摆弄官架子,都是无师自通的事。无关身份地位,无关年龄。

    钤无言以对。而他继续道:“高材生,你也上台说两句。你对眼下的形势抱有怎样的高见。”

    “你先给我解释清楚。弄出这么场闹剧,真是为什么大公无私的理想,还是为你自己的私欲?”

    在旁诸人听见这话都笑了。

    “闹剧?我劝你重新组织一下语言。上去吧,不要让我失望。”他用力捏了捏钤的肩。

    钤深吸一口气,还要继续开口。学妹低着头走上来,往他手心塞了张一叠讲稿样的纸。他翻开来看,是自己在去年写的作文,主题正是“自由权利”云云。当然,好几段太过深奥的论证,被篡改作非他所写的话,这是他念到一半才发现的。无数双眼睛像饿犬一样盯着,只有硬着头皮往下。

    时隔多年,他宁可相信今日的事是一场离奇怪诞的噩梦,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情,疲倦地走上台去,又下台,在睽睽的目光之中,像接受审判。所有的看客都像只会重复出厂设定的机械人偶,整齐划一的喝彩,高喊口号。他的心几乎就要死掉。

    这座城市已经没有他待的地方,他又想起女人的话,感觉意思不一样了。

    他们说他的猫偷吃东西,将可怜的小东西踢进墙角,大肆蹂躏。

    犯错就该受到惩罚,矫枉过正是为了永绝后患,不是吗?

    惩恶扬善毫无疑问是正义,不是吗?

    既然决定隐忍了,他以为自己能隐忍到底。此时却像幡然醒悟,将前面的一切全部推翻。说是逞英雄也好,冲冠一怒为红颜也好,他走上前,没有说一句话,对着为首的那人就是一拳。另两人愣了一愣,反应过来,也一并拥上助战。以一敌多终归不济,原来他能做到的只是替她挨打。她恨他醒悟太迟,心灰意冷地离开,仍怪他将她抛弃了。

    他带着满身的伤,最后一次去见云,在她寄居的陈公馆。明知这轻薄儿郎最见不得他这狼狈模样,定要嘲弄得他无地自容。光是想象那牙尖嘴利的得意,他就足以恨得牙痒。但他还是想见她。然而,公馆的人将他拒之门外,说她就要离开。他不相信,不依不饶地要向本人讨说法。她这才打着伞,悠悠然从楼里下来,微妙地笑向他道:“反正我明日就走,今夜不妨容他进来,叙最后一面罢了。”

    她长久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也只有在离开时,说话才硬气几分。犹是如此,没有自己的会客室,只好带他回自己的房间。

    “才多久不见。你做什么了,弄成这样?”她竟没有一句讥诮,从柜子里翻出膏药,二话不说为他抹上。

    他故意背过身去。

    “听话。”她也凶起来。

    他失尽来时的兴致,只觉在她身边无比烦躁,“既然见了,我也不多打搅。”

    云却道:“我的亲事定下了。夫家在常州,明日启程。”

    “哦。”他没好气地应声,过了会又转回来,酸里酸气问,“我何如司马家儿?”

    她将蘸了药的棉团拍在他脸上,“我又不是羊皇后。”

    他不再说话,任她摆布。

    沉默似拉扯的藕丝,将断未断。每回她朱唇轻启都归于轻叹。最后是他先沉不住气,先开口:“经此一事,我与从前不同了。”

    她不搭话,却正对他的淤青狠狠按下。直到周遭的肌肤缺血泛白,他都一声不吭,只目光定定地盯她。她瞧见,才怵然将手松开,道:“你走后,我将笼子里的鸟放了。”

    笼门如她所说的那样大敞着。但还有一只鸟精神恹恹地停在其中。

    她拨弄着还挂在一旁的锁,“世人都道伉俪情深,这对朝夕相处的鸾鸟却在想不同的事。就算是同心同德的眷属,大难临头各自飞,诚不我欺。”

    “跟我走吧。这次,无论结果如何——”

    后来,她们在夜间去南宁的火车上等到事情的结果。某地的静坐游行升级为流血事件,政府采取措施,决定平息所有的动乱。青春意气一夜之间被清扫殆尽。积极参与的年轻人都被认定为“反动”,一概停学收押等候发落。那位趾高气扬的好友没有得意几天,又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即便已然远走他乡,钤因写了某篇“论自由”的文章,文章广泛流传,也不能例外。

    他的父亲得知此事又惊又气,急破头地四处奔走,想要保下自己的“独子”,不惜代不肖子下跪谢罪。远在外地的他本人却毫不领情,只觉老东西做多余的事,反教自己蒙羞:谁让他这么做了?

    往昔那些最优秀的学生,无论班干部、学生会,都被拉下神坛,更多的人从头到尾都不懂得发生了什么,只幸好没牵扯上自己。世人只有在秉持结果论这点出奇地一贯——成绩好就意味着聪明,是好学生;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现在他们惹祸上身,就是道德有亏。

    缺乏生活经验的二人无数次为了钱的问题吵架,终于也以同样的原因在潮热的南海边际和平分手。他回到家承受自己的耻辱,她不知所踪。

    杜鹃偷食了鹊的孩子,在巢中换以自己的蛋。因果报应似的,这些蛋孵化以后,全变成累累的死胎。

    故事避不开结局,生活却要在难以收场的一地鸡毛里,永远地继续下去。他告别曾经值得骄傲的一切,真正的人生也开始于告别,那个睡过头、错过火车的清晨。他不知道同样的清晨、同样的告别还会无处次重演,就像掉进尼采的永恒回归。命运看似偏爱他,给他世人艳羡的一切,却也教他永远与真正的拥有失之交臂。

    三年以后,他的猫才原谅他,从出租屋的窗户悄悄翻进来,一脸病相,瘦骨嶙峋,见了活物就怕得躲起来,与别离之时全无二致。他舍不得再将她放走,索性养下她,带着她去治病,打疫苗,逐渐喂胖,变成一只毛茸茸的大鸡腿,能身手敏捷地玩球,其他时候仍笨得要死,尤其是被他戏弄的时候。曾经失去过才知何事珍重。相伴的数年间,无论怎样艰难的情境,他总将她形影不离带在身边。

    他迟迟不忍为她绝育,哪怕她不断发情,他一回家,她就黏着他蹭,要么在沙发上仰倒,翻起爪子和肚皮撒娇。或是清晨醒来又热又闷,她趴在他头上,差点压得他断气。不得已,他用手帮她弄。然而每每只消停了一天,她又开始满屋子上蹿下跳,弄得一塌糊涂,到半夜都在嗷嗷乱叫。长此以往,他也被闹得神经衰弱。她们总是打架,她在他的手臂上抓出两道很深的划痕。所有这些他都忍下来了,但他没想到,最后她还是离家出走。只有给她投喂的猫粮会被按时兜空,此外他几乎没见过她。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才知道惨兮兮地回家,不再发情,瘦了,一直心情不好,懒懒地趴在小窝里,吃了睡,睡了吃,有几天又什么都不吃。她还在记以前的仇。如今他再去逗她,只会被无情拍开,要么就倦怠又冷漠地摊开四肢,一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姿态。

    他不情愿地接受现实,她怀孕了。因为他赌气故意装作不知,她自己把那些孩子生下来。那天他回家的时候,腥味很重,她避着眼睛缩在窝里,像装死一样后仰着头,扯长脖子——钟杳睡熟的时候也常露出一样的姿态,他说。

    一个胎盘丢在旁边。三只崽伏在她腹间,各自霸占一只rutou,胎毛湿糊糊地黏在身上,还会反光。初生的猫跟老鼠也没什么两样,人崽或许也一样,一点都不可爱。他幻灭又糟心,再也没有往日的耐性,当即将她的孩子们装进另一个纸箱里丢掉,放在小区楼下的树丛里,任它们和所有流浪猫一样自生自灭。

    她马上找到丢掉的纸箱,把崽捡走,藏去另一个地方。他就默默跟在她身后,看她一路戒备地左顾右盼,三步一停,生怕暴露自己的行踪。满怀敌意的眼神与回家时看他一模一样。她又像此前的一段时日,吃空盆里的猫粮就不见踪影,有时一天只吃两餐,有时傍晚抱着空盆等他回来,嗷嗷叫着要更多粮食。他趁她不在,把藏起的猫崽抱回家,她以为又会被再次丢掉,为此气冲冲地和他打架,又抓伤了他。

    此后他才知道,等出了哺乳期,小猫陆续断奶,大猫不再那么关注,他才能慢慢把它们一个个送掉,否则注定是腥风血雨。这次他试着放下脸面,逐个询问认识的人,问他们是否有养猫的条件和打算,给三只猫崽都找好归宿。

    不善社交的他为此心力交瘁,但事情总归是办妥,告一段落。家中又只剩下他与她两个。此前她尚可揍自己的孩子,现在她揍他。终究是回不到从前了。她的情绪起伏比以往更剧烈,食量随脾气忽大忽小,经常呆呆地趴着,再也不活泼爱闹。

    第二年,又是在他照顾不及的时候,类似的情形再度发生。她被外面的野猫强jian,独自生下一窝孩子,更加草木皆兵,也郁郁寡欢。他感到绝望极了,终于不得不接受为她绝育,并决定留下一个孩子陪她。

    他抱着两代小孩去海边散心,未曾预料地又见到云。无牵无挂的人永远无牵无挂。她告诉他,决定分手的两只鸾鸟都各自死在当年,这就是她们的深情。

    他不说话。她又问他怀里抱着的是谁。

    “当年你丢给我的女儿。跟你很像,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