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光熙九年,四月初十。 今天不是朝会的日子,一大清早,两队银甲士兵封住一整条太平街,披甲士兵神情肃穆,银色的铠甲在日光下寒光闪闪。 这是皇城中的银羽卫,作为大内禁军、皇帝亲兵,他们负责贴身保卫陛下,寸步不离。 果不其然,在街道深处,两列银羽卫的中心,有一架低调却处处彰显身份的马车。 一个高挑年轻的俊美男人在诸人的服侍下出了马车。 他正是大燕皇帝,李镜。 一旁的郑平见状赶紧迎上去,弓着腰一脸惶恐。 李镜抬头望了一眼面前紧闭的朱门,沉声问:“怎么?她还不肯开门吗?” 郑平赔笑讨好:“安国殿下毕竟年少,到底小孩心气,并非有意为难。” 李镜冷嗤:“朕把她惯的,不知轻重!” 郑平闻言更不敢出声,这对天家兄妹再怎么闹,也到底是同母的亲兄妹,自己敢趁现在说半句安国公主不好的话,等两人和好,等自己的只怕就是慎刑司了。 他掀起眼皮小心地看了李镜一眼,心里推翻前一句话,看陛下这个神情,别说到时候和好,只怕他现在敢应和一句安国公主脾气坏的话,即时就会被打进大牢跟徐令作伴。 想起徐令,他心里又是一阵唏嘘。李镜脸色一寸寸阴沉,郑平只能祈求府中的安国公主不要再闹了,赶紧给陛下一个台阶下来,免得他们这些人也跟着担惊受怕。 敲门的小太监拎着衣摆小跑过来,李镜视线随即停在他脸上,配着那副阴沉的神情,小太监只能低着头行礼,从郑平的视角来看,小太监放在一侧的手还在颤抖。 小太监咽了口唾沫:“回陛下,安国殿下说、说…” “说什么?”李镜皱眉。 小太监牙一咬心一横,把刚刚门房传的话原封不动说出口:“殿下说,陛下再待上一个时辰她都不会开门,她不知道哪里惹到陛下了,陛下让她回府禁足反思,她也照做了。陛下若还想挑她毛病找事,就哪凉快哪里呆着去。” 他传完话,就直接跪伏在地,郑平比他还快,周围的随侍慢他们一步跪了一片。 郑平心里一边喊着小姑奶奶,一边道:“陛下息怒,殿下她只是在气头上……” 谁料李镜竟没有大发雷霆,反而冷冷呵斥:“闭嘴。” 他招招手,喊来银羽卫的统领:“林展,你去,直接破门。” 林展拱手:“是。” 他领了旨,却没有选择斧劈或者撞门,安国公主府是前年落成的,陛下疼爱她,整个府邸直接沿用了前朝一位亲王府邸的制式,比一般公主府超规格很多。 府中木料漆器无一处不精致不昂贵,这扇朱红大门是用上等楠木造成,有九九八十一颗铜门钉,仅仅逊于天子。 林展真敢差人撞门,那就是以下犯上,除非他不想活了。 故而他只差人用铁钩、撬棒前去撬门闩。另派了人去墙低处翻墙而入。 银羽卫到底是帝王亲兵,身手矫健。只听见公主府里一阵嘈杂喧闹,接着,银甲侍卫从朱门之后打开门闩,迎接李镜进去。 公主府家兵不敢多抵抗,李镜进去时,从正门到中殿,跪倒了一大片。 他们听从李舒乔的命令,对他堂堂帝王都敢拒之门外,李镜淡淡扫了地上一眼,什么也没说,径直向中殿走去。 他一路大步流星,推开殿门,登堂入室。 李舒乔坐在高座上,没人来得及给她传讯,她压根没想到李镜真的会破门而入。她顿时站起,耸起肩膀大气不喘看着李镜逼近。 两人目光交汇,李舒乔梗着脖子:“哥哥是又看我哪里不顺眼了?特地从宫中赶来要责罚我?” 李镜要被气笑了:“为何闭门不出,还命人锁门拦着我?” “难道不是哥哥要关我禁闭吗?”李舒乔瞪他。 十日前,帝王春祀,摆驾城南郊外圜丘坛,陪行王公大臣、近侍宦官以及御前侍卫总计高达千人。 安国公主称病于府中,在春祀当日借口出城去温泉别院休养,实际上却暗渡陈仓,同御前侍读徐令私奔。 李镜接到密报,匆匆结束大典,身上的冕服都没来得及换,带着银羽卫将二人截获在东郊道。 徐令违背婚旨与公主私奔,视为抗旨不尊,当日就下了大牢。安国公主则被送回公主府,名义上被关了禁闭,实际上连围府看管的禁军都没有。 这队银羽卫亲兵还是今日随着李镜而来的。 十日前的私奔一事,被李镜铁腕压下,半点风声都没有泄露,就连二人手足平阳郡王李铭都不知道内情。 李镜当日怒极,冷脸命人把她押送回公主府后就没再来多看她一眼。时隔多日,他好不容易再来,却没想到李舒乔也在气头上,家兵紧闭大门,不肯让他踏入一步。 舒乔被他惯坏了,一向骄纵,公主府无人敢违背她,人都只把这次兄妹相争当作一次吵嘴,他总会原谅舒乔,不计较任何。 毕竟他们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妹。 纵使他从七岁大就被送进皇宫,做先帝的养子,而舒乔只是平王府一个小小侧妃生下的女儿。 可整个天下谁不知道,他十五岁登基那年第二道旨意就是加封平王府大小姐为安国郡主,要知道大燕宗室女多没有实际爵位,就算有,也都是等到出嫁之时父亲向宗正寺上书,再由宗正寺拟封号上递奏折。 同不同意,还要看皇帝的一句话。 像舒乔这样五岁稚龄就封爵的,是立朝以来第一回。 那时候周妃在世,李镜不能加封生母,只能靠加倍对meimei好来弥补。 后来周妃去世,他不顾朝野反对,以超规格下葬,并破例把舒乔封为公主接进宫中教养。 安国公主受宠,两人虽然名义上是堂兄妹,实则流的是同样的血。 作为皇帝最近对血亲,几乎没有人会觉得陛下有天会厌弃公主,除了李舒乔本人。